close

  新聞回放:今年18歲的小瑞(化名)因童年時家庭不穩定,上學時又是低保戶而感到自卑,每天早上都會背起書包走到車站,但卻又折回家中,告訴媽媽,自己走不出去。
  首次報道題目:《18歲男孩因自卑“不敢”上學》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實習記者 丁曉丹)昨日報道的小瑞的成長經歷引起讀者關註,記者採訪到了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專家劉長輝,分別對孩子不同心理階段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醒廣大家長,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要註意孩子的哪些心理問題。
  童年:父母榜樣作用讓孩子形成規則感
  童年時期孩子處於對父母的認同階段,一般男孩向父親認同,女孩向母親認同,孩子的偶像往往是父親。
  這個時期是孩子形成規則感的最初階段,父母的榜樣作用特別重要。往往人的“超我”就是這個階段形成的,“超我”是指人吸收了成人教給的一些社會規則感、道德感、宗教意識等。孩子在這個階段看到外界事物的所作所為會對外部產生客體形象,孩子學到後會在頭腦中留下了一種影像,並形成在自己的頭腦中,其中的一部分會內化成為自己的行為指南,孩子按照這個指南去面對周圍人,以及如何去操作一些事情、跟外界交往。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屬於人生時期的過渡階段,會更在意同學、同伴以及老師的態度評價。
  孩子會更喜歡電視劇裡帶有童趣的青年形象,孩子從中獲得樂趣、興趣點。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求奇的心理,孩子帶著這種心理在跟同學交往時很在意同學、老師對自我的評價。
  青春期:渴望滿足自我發展的需求
  青春期的最大特點是自我成長的需求,大多數孩子的心理感覺是“成就一個無所不能的我”。
  孩子在自我發展的階段中,不希望得到老師、家長以及權威的指導,更註重自我的成長空間,例如寫日記會上鎖、看書會關門、與同學交流會小聲,但會更在意異性對他的反應。
  孩子對成長方面有需求,往往好奇心重、探索欲強、表現欲也強,當這些渴望被壓抑時,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此外,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專家劉長輝表示,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最大原因在於孩子理想中的自我與現實中的自我差距較大,孩子將理想中的自我定得太好或太高,但現實的落差卻又太大,因此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情形變得越來越糟。  (原標題:專家教您如何關註孩子心理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44mkmc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